国医大师|记国医大师、我校终身教授严世芸
发布时间:2022.12.08点击:15133
从医58年,严世芸以崇高医德精湛医术救治了无数患者,耄耋之年坚持门诊查房。他提出以藏象为统领的辨证论治体系,把“中和”思想贯穿临床诊治全过程;擅长心脑血管和疑难杂症诊治,用和气血、调五脏诊治方法,疗效显著;主持修订中医药国家标准,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严世芸,男,1940年5月生,浙江宁海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第二批至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2012年被上海市政府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982年被评为上海市劳模,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7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名中医”。
他心怀“倡为人新,敢为人先”的理念,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学科建设,致力于中医药教育改革、中医各家学说及学术史、中医药标准化、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发展。
家传师承,博学成医
他家学渊源,幼承庭训。父亲严苍山是近代上海名医,后又师承张伯臾先生。他提出藏象为统领的辨证论治新体系,运用“中和”思想,贯穿临床、教学全过程。倡导临床回归经典,善于吸收各家之长,强调中医临床思维应该从病证出发,紧扣病机, “圆机活法,法无常法”,处方则“杂”中有法、“繁”中有序。临床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疾病和疑难杂症。
他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担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主编,重视中医各家学说与临床的结合,总结历代学术思想,开展中医学术史领域研究。编写《中医学术发展史》等29部著作。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等奖项。
他积极推动中医标准化和国际化,作为《辞海》副主编,负责中医药领域《辞海》的修订编写工作。主持完成《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等4项国家标准修订,并于2020年颁布。担任世界卫生组织ICD-11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中国审评专家组组长和(ISO/TC 249)顾问,为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做出重要贡献。2021年获香港浸会大学第五届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厚德为医,心系患者
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周5个半天门诊, 2周1次教学查房,一直保留普通号,时常免费看诊,患者遍及全球。对待病患一视同仁,悉心诊治。尽管学生已询问记录病史,但他还会细致的询问病患,耐心回答问题,坚持看完所有患者才进餐,常常过了餐饮时间。许多患者笃信他的医术,追随着他的身影,出现在他出诊的各个医院。
为党育人,培养后学
他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倡导并进行学分制等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师承教育与学院教育结合,成功推行本科阶段导师制。主持和指导团队多次获教育部国家教育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被授予“医学教育终身成就奖”。推进流派传承工作、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指导创立“优才”学院。培养硕士、博士生和各类传承学生102名,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成为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
他作为重点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带领学科成员进行中医传统文化传承关系、中医古籍文献等领域研究。使该学科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培养了一批后学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