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上海教育新闻网:校馆携手打造“行走的文化课堂”:讲述丝绸之路上的药香

发布时间:2024.05.31点击:10

“清乾隆二十七年,爱乌罕(即今阿富汗)汗爱哈默特沙遣使进京朝见,乾隆帝在接见使者时,得知爱哈默特沙抱恙在身,特意赏赐平安丸等药并告知详细用法。”529日,“大道同行 海纳百川——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回响到‘一带一路’的上海实践”档案文物展走进了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在当天启动的“行走的文化课堂”首场主题论坛上,来自上海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胡劼为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的师生讲述了“大道同行 海纳百川”档案中的医药故事。

此次档案文物展于202312月在上海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对外展出。该展览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指导,由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共同举办。巡展通过“会通中外”“和合四方”“风气之先”“幸福之路”四大板块,运用250余件(组)档案、照片、文物,展示了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明,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的壮美画卷,以及上海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的十年硕果。巡展将在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8号教学楼四楼持续展出至9月,由中医学院组建的讲解员队伍为校内外师生提供“菜单式”“互动式”宣讲。

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由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和上海市档案馆共同发起的这一活动,旨在以展览内容为主线,开发“大思政课”,打造“行走的文化课堂”,引领杏林学子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这也是双方基于前期多次合作联展的成功经验,再度携手共筑大思政课“力量根基”。

在“行走的文化课堂”首场主题论坛上,胡劼现场分享了康熙帝赐给曹寅金鸡纳霜治病奏折、乾隆帝赐给爱乌罕国王治病药单等珍贵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忠实记录了丝绸之路上中外文明尤其是传统医药文化如何交流互鉴。例如,1693年,法国传教士洪若翰进献西药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帝的疟疾而备受珍视。展览上的一件奏折档案中提到,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八日(1712819日),曾任江宁织造的曹雪芹爷爷曹寅病重,苏州织造李煦上书代奏康熙帝,请求赏赐金鸡纳霜治病。康熙帝不仅允准,而且专门写了金鸡纳霜的满文,以及详细的服用说明。可惜由于天高地远,等不及药送到,曹寅就已不幸病故。

此外,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赵心华列举丝绸之路上中外医学交流的生动事例,阐述古代丝绸之路在中西医学交融互通中的重要地位。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王丽丽讲述“博观雅取,香贯古今——丝绸之路上的药香“。《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李海英介绍《中医药文化》英文刊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的办刊实践,回溯历史上的中医药海外传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作“文化自信与青年使命”的专题报告,激励中医学子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

当天,中医学院“生生”文化讲师团带来了“文化强国新征程 中医青年勇担当”的现场朗诵,表达了中医学子努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瑰宝的决心。22级中医学(屠呦呦班)学生贾炎枚说:“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丝绸之路’历史的一种传承,更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诠释。将‘大道同行,海纳百川’展览引进校园,对我们青年学生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据介绍,“行走的文化课堂”以展促创,以研发文创作品的方式,将文物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文明的广度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双创”行动。活动现场,一系列由学生团队研发的文创产品亮相。其中,“行走的文化课堂”徽标生动描绘了一位书童右手持扇,左手点墨,行走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的特色形象。学生团队还延伸设计了带有徽标的水杯,体现中医望闻问切诊法思维的“四诊书签”,由上海市名中医、学校终身教授王庆其组方配伍的基于中医“五行学说”的“雅韵流芳香囊”等,无不展现中医药文化的深邃雅致,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种子。

学校还以巡展内容为主线开设多个研学项目。中医学院面向中医学子开设“中医之路何以自信前行——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走中医之路”暑期研学实践项目,引领中医青年读懂中国何以文化自信的基因密码和实践路径。依托中医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生生”文化讲师团,建设“文化传承何以启智青春——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系列课程”,引领中医青年走进各地幼儿园、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宣讲,形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中医药文化课堂和文化传承播种路线。

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还向大学生巡展讲解员颁发证书,并聘请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会长沈明达、《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利用服务部主任张斌、澳门新甫京娱乐娱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担任特聘顾问,聘任校馆双方多名专家作为首批特聘讲师。

本文发布于上海教育新闻网,2024530日,记者:程媛媛


Baidu
sogou